預付費電表管理系統使用方法
時間: 2017-08-12 14:18
瀏覽次數:
預付費電表管理系統使用方法
說明:安裝軟件時,只需安裝盤中的DBMIS6電表管理系統,(請確認每只表內是否有20度電量,該電量由廠方直接預置20度,并將在第一次購電中自動扣除所使用的電量,第一次購電量必須大于預置的度數),預置卡的目的是電工安裝電表時可先給用戶的預支用電。(具體一些細節可閱讀系統中的各項幫助說明)
系統登陸賬號:--- 名字:管理員。 密碼:800001
在正式使用,開戶之前:必須進行系統注冊
1. 注冊授權:依次填寫收費站編號、收費站名稱、管理單位名稱、系統注冊編碼(必須填寫)(建議填寫所在地區郵政編碼)。保存設置依次點擊確定→確定→人員設置(可根據要求設置并保存)→退出。
2. 系統選項:可更改報警方式,自動對比→根據電表中剩余電量的10%進行報警, 固定電量→雙擊報警電量進行更改。
注意:購電基準、賒欠限量、囤積限量。不能改動。
IC卡讀寫器:測試端口 。通訊波特率為:9600 →保存系統設置
3. 發票設置:先選擇文件 :\Program Files\Dbmis6\DATA\GDFP
并保存→保存發票設置。
開戶:點擊開戶→選擇電表類型和電價類型、限容方式(一般居民用戶請選擇超容斷電)(其它不用動)→開戶配表→寫入電表廠號→點擊本批設定不變→提示該表尚未入庫→確定→確定→再依次填寫用戶姓名、單位名稱、用戶地址、聯系電話等信息→再寫入購電電量(必須大于20度)→寫完后依次點擊按金額計、報警電量、購電金額→之后再點擊收費確認無誤→保存→確定→確定→打印發票。
限容方式: 0=不限容、1=超容斷電二種方式;
不限容:不對用戶的用電功率進行控制,但易由于用戶長期大負荷用電造成電卡表損壞;
超容斷電:對連續超過報裝容量功率時間達到30秒,實施拉閘斷電保護;但對于一些不允許斷電的如工業用戶不合適。
注意:第一購電(開戶)的電量必須大于預置卡中的電量。
第二次及以后購電:直接點擊售電→點擊特許購電,接著就和首次開戶售電一樣的。
預付費表常見問題及處理
1. 用戶反映電量送不進電表,怎么辦?
答:用戶新購電量送不進電量,可能是:
A電表編號不符---購電卡內的電表編號與電表內的電表編號不符。都可以用“查電卡”檢查,核對電表顯示的電表編號。大都出現在用戶第一次購電就送不進電量。
原因1:用戶初次使用,應指導用戶把電卡按正確方向插入并插到位。
原因2:是現場裝表時抄錯了電表廠號,或者開戶時沒有正確配表(電表廠號選錯),造成開戶配表不對號。
原因3:表箱中有多塊表時,用戶插錯了電表。
處理辦法:給用戶作變更用戶信息處理,調換兩個錯插用戶的戶名、地址等信息。
B購電次數不符---購電卡內的購電次數與電表要求的購電次數不符。電卡表內部有一個購電次數計數器,而購電卡也有一個購電次數,只有當卡內的購電次數與電表內的購電次數相等時,電表才會將購電卡中的購電數據讀入(即所謂送進電量)。如果在購電過程中少插了一次,則以后購電卡內的電量應無法送進電表。
C 購電卡已損壞---把電卡在系統上進行讀入檢查數據后,補寫購電卡能否正常寫入,如出現錯則電量卡已損壞,應補發一張新的購電卡。
D 電表已經損壞---如果電表能對“查電卡”有反映,則電表工作正常。否則更換電表。
現場的具體情況是多種多樣的,管理員一定要在深刻理解電卡表的工作原理的基礎之上,及時果斷地對情況進行處理。
1.用戶的購電卡丟失怎么辦?
答:可以通過(補購電卡)功能進行補卡。用戶即使找到丟失的卡也是不能再使用。
參考(補購電卡)說明。
2.謊報購電卡丟失怎么辦?
答:不用擔心,放心補卡。比如:某用戶在第五次購電后,購電卡已插表一次并未丟失但謊報丟卡,因補卡時寫入的是第五次購電數據,電卡表中已讀入該次購電數據已存在的電卡表,所以用戶用補給的卡再插一次也是無用。當然,補給的卡可用于以后任一次購電。
3.測出用戶卡未使用,拒絕售電怎么辦?
答:若用戶購電量后未插入,應要求用戶插卡一次,才能進行下一次購電。若用戶已插卡一次(并確認已插卡到位),則電表有故障,應叫人進行檢查。
4.能否反復使用?
答:正常情況下,電卡能反復讀寫100萬次。如果一張卡已復制為“清零卡”的電卡也可以轉換為另外一種卡(如查電卡或購電卡)。因為在寫卡前系統會自動檢查電卡類型,并自動擦除電卡內原有數據后再寫入新卡的數據。
系統重新安裝
請特別注意:
1.我們建議您不要將系統默認安裝在C盤,因為這樣電腦進病毒后,電腦重裝(需要格式化C盤)數據將會丟失,則無法正常使用售電程序。如只需格式C盤的情況下,其它盤的數據則可以保留下來。
2.卸載程序前,先數據庫備份,然后一定要先把數據庫文件(\DBMIS6\DATA)備份復制到U盤里,然后再進行卸載操作。
3.重新安裝系統后,必須再把數據庫文件拷貝到相應目錄中(\DBMIS6\DATA\),即可。